上半年,北京的一家公司突然收到了北京市朝陽區國稅局的《稅務事項通知書》,金稅三期系統通過大數據對比后發現,該公司2年前有偷稅行為,發現該企業2016年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少算了465050元,因此應補繳稅款119214.3元。
也許有的小伙伴會問,為什么2016年偷稅行為現在才查出來呢?這都過去兩年多了,本以為已經時過境遷,沒想到只是時候未到,想必你也知道為什么吧,這都是稅局現在的金稅三期大數據的功勞。
今年1月份金稅三期系統再次進行全面升級,升級后的“金三”自動預警更嚴格,功能更強大,比對票表稅更精準,預示著2018年新的一波稽查將會更嚴,尤其是以前沒查出來的稅務違法行為,現在要“秋后算賬”了。
那么升級后的金稅三期,強大到什么地步呢?
每月初,稅局都會通過金稅三期系統和網上納稅申報系統對各企業的申報數據進行比對,比對不符的,該企業的稅控設備就會被鎖,導致無法對外開發票,這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要求企業對該情況做出解釋,并查三年賬。
并且稅務機關還專門設立了“申報異常處理崗位”,專門負責增值稅納稅申報比對異常的處理,只有等他確認了你企業申報的數據異常是合理范圍后,才會給你的稅控機解鎖。
話說回來,不管你公司被監管的那筆交易有沒有問題,你真的愿意以身試法,被稅務叫過去查三年賬嗎?
在金稅三期的監管下,無論是企業,還是會計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和壓力!大數據對企業發票流向進行360度監管,稅務部門也加強了對“互聯網+”稅務信息系統的打造,為稅務部門服務納稅人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技術保障。
1.不敢虛開發票
評估納稅人的稅號下,進項發票與銷項發票的行業相關性、同一法人相關性、同一地址相關性、數量相關性、比率相關性……增值稅發票還敢虛開嗎?
2.庫存賬實不敢不一致
開票軟件已經增加了商品編碼,單位編碼還遠嗎?。o非是重量以克、千克計量;長度以米、千米計量……等等),一旦有了 “單位編碼 ”,大數據準確性會超出您想象,它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庫存狀況,庫存賬實還敢不一致嗎?
3.不敢逃增值稅
商品品目由商品編碼控制、商品數量由單位編碼控制,單價、金額本身就是數字,大數據計算你的商品增值額,庫存存量額(以及增值稅的留抵),增值稅還能逃嗎?
4.不敢逃企業所得稅
大數據還知道您發生了多少固定資產發票(買過多少房,買過幾輛車);多少費用發票(多少是加油的、多少是辦公的、多少是差旅的,多少是請客的),通過同行業比對知道應該產生多少利潤,企業所得稅還能逃嗎?
5.不敢逃個稅和社保
五證合一!稅務、工商、社保隨時合并接口,再虛做幾個人工資沒余地了,個人所得稅和社保還能逃多少!
1、進項發票認證成功了,也不一定抵扣成功
拿到進項發票認證成功后,并不代表就安全了,因為你抵扣是你的意思,稅務局收到的是你有抵扣意愿,上游交稅了才能批準你抵扣成功,所以所謂抵扣成功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和意外的。
如果有一天稅務局就找上門來了,說你的供應商失聯了,我們能做的就是,趕緊把稅和滯納金補上。至于你的供應商為什么失聯,大家心里都清楚,肯定是你們公司買了發票。
2、企業的稅負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稅負高,那就意味著交的稅多,估計誰也不愿意多交稅。稅要是繳多了,老板會把你罵個狗血噴頭。
稅負低,如果低于平均稅負,那就會被稅務局認為納稅不正常,然后引來一大堆麻煩,也會被罵死。
所以,在合法的情況下,達到平均稅負就行了。沒必要太高,更不能太低。如果發現自己稅負太低,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那趕緊自查,看是什么原因,免得讓稅局盯上。
3、各行業“預警稅負率”要掌握
每個地區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稅負平均值,如果低于下限60%的話,就可能引起稅務預警。很多會計朋友會問,是不是不低于這個下限都沒有問題啊,答案是否定的!稅收不是數學,稅負率是一個動態的數字,如果低于下限又無正當理由的,那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4、稅務會計越來越難當
以前國有企業的時候,企業是國家的,稅也是交給國家,會計只要把稅算清楚就可以了,現在企業改制后,稅局跟企業成了對立面,并且通過金稅三期和各種稅務專家專業人才,從腳武裝到了牙齒,稍有不慎,就會被稅局約談。會計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專業知識要求越來越高,趕緊充電。
5、發票增量,稅務局會實地核查,得有所準備
發票增量看場地,主要是確定你是否有經營,經營規模是否確實需要你申請的發票量,準備幾份近期金額比較大購銷合同,負責人要在場,一般會問一些問題,如工廠預計年收入多少,工人多少之類的。
6、長期零申報,稅務局可能盯上你!
通常情況下,稅務機關認定半年以上為長期,具體也看各地方的規定。但是超過兩年,絕對會被鎖定,將面臨工商總局和稅務總局的聯合提醒。
7、變更法人需要重新審計查賬
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變了,涉及到稅務登記證也要變更,稅務局要求出具變更法人原因說明,國家是拿干股的,現在公司老板變了,稅務局肯定要問問為什么變?新老板是誰?
作為會計人員,或者是企業主,私人老板,我們都要保持一顆警惕的心,一顆學習進步的心。要懂法、知法、尊法,才能可持續發展。
各位會計朋友,你們認為呢?
上半年,北京的一家公司突然收到了北京市朝陽區國稅局的《稅務事項通知書》,金稅三期系統通過大數據對比后發現,該公司2年前有偷稅行為,發現該企業2016年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少算了465050元,因此應補繳稅款119214.3元。
也許有的小伙伴會問,為什么2016年偷稅行為現在才查出來呢?這都過去兩年多了,本以為已經時過境遷,沒想到只是時候未到,想必你也知道為什么吧,這都是稅局現在的金稅三期大數據的功勞。
今年1月份金稅三期系統再次進行全面升級,升級后的“金三”自動預警更嚴格,功能更強大,比對票表稅更精準,預示著2018年新的一波稽查將會更嚴,尤其是以前沒查出來的稅務違法行為,現在要“秋后算賬”了。
那么升級后的金稅三期,強大到什么地步呢?
每月初,稅局都會通過金稅三期系統和網上納稅申報系統對各企業的申報數據進行比對,比對不符的,該企業的稅控設備就會被鎖,導致無法對外開發票,這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要求企業對該情況做出解釋,并查三年賬。
并且稅務機關還專門設立了“申報異常處理崗位”,專門負責增值稅納稅申報比對異常的處理,只有等他確認了你企業申報的數據異常是合理范圍后,才會給你的稅控機解鎖。
話說回來,不管你公司被監管的那筆交易有沒有問題,你真的愿意以身試法,被稅務叫過去查三年賬嗎?
在金稅三期的監管下,無論是企業,還是會計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和壓力!大數據對企業發票流向進行360度監管,稅務部門也加強了對“互聯網+”稅務信息系統的打造,為稅務部門服務納稅人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技術保障。
1.不敢虛開發票
評估納稅人的稅號下,進項發票與銷項發票的行業相關性、同一法人相關性、同一地址相關性、數量相關性、比率相關性……增值稅發票還敢虛開嗎?
2.庫存賬實不敢不一致
開票軟件已經增加了商品編碼,單位編碼還遠嗎?。o非是重量以克、千克計量;長度以米、千米計量……等等),一旦有了 “單位編碼 ”,大數據準確性會超出您想象,它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庫存狀況,庫存賬實還敢不一致嗎?
3.不敢逃增值稅
商品品目由商品編碼控制、商品數量由單位編碼控制,單價、金額本身就是數字,大數據計算你的商品增值額,庫存存量額(以及增值稅的留抵),增值稅還能逃嗎?
4.不敢逃企業所得稅
大數據還知道您發生了多少固定資產發票(買過多少房,買過幾輛車);多少費用發票(多少是加油的、多少是辦公的、多少是差旅的,多少是請客的),通過同行業比對知道應該產生多少利潤,企業所得稅還能逃嗎?
5.不敢逃個稅和社保
五證合一!稅務、工商、社保隨時合并接口,再虛做幾個人工資沒余地了,個人所得稅和社保還能逃多少!
1、進項發票認證成功了,也不一定抵扣成功
拿到進項發票認證成功后,并不代表就安全了,因為你抵扣是你的意思,稅務局收到的是你有抵扣意愿,上游交稅了才能批準你抵扣成功,所以所謂抵扣成功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和意外的。
如果有一天稅務局就找上門來了,說你的供應商失聯了,我們能做的就是,趕緊把稅和滯納金補上。至于你的供應商為什么失聯,大家心里都清楚,肯定是你們公司買了發票。
2、企業的稅負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稅負高,那就意味著交的稅多,估計誰也不愿意多交稅。稅要是繳多了,老板會把你罵個狗血噴頭。
稅負低,如果低于平均稅負,那就會被稅務局認為納稅不正常,然后引來一大堆麻煩,也會被罵死。
所以,在合法的情況下,達到平均稅負就行了。沒必要太高,更不能太低。如果發現自己稅負太低,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那趕緊自查,看是什么原因,免得讓稅局盯上。
3、各行業“預警稅負率”要掌握
每個地區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稅負平均值,如果低于下限60%的話,就可能引起稅務預警。很多會計朋友會問,是不是不低于這個下限都沒有問題啊,答案是否定的!稅收不是數學,稅負率是一個動態的數字,如果低于下限又無正當理由的,那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4、稅務會計越來越難當
以前國有企業的時候,企業是國家的,稅也是交給國家,會計只要把稅算清楚就可以了,現在企業改制后,稅局跟企業成了對立面,并且通過金稅三期和各種稅務專家專業人才,從腳武裝到了牙齒,稍有不慎,就會被稅局約談。會計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專業知識要求越來越高,趕緊充電。
5、發票增量,稅務局會實地核查,得有所準備
發票增量看場地,主要是確定你是否有經營,經營規模是否確實需要你申請的發票量,準備幾份近期金額比較大購銷合同,負責人要在場,一般會問一些問題,如工廠預計年收入多少,工人多少之類的。
6、長期零申報,稅務局可能盯上你!
通常情況下,稅務機關認定半年以上為長期,具體也看各地方的規定。但是超過兩年,絕對會被鎖定,將面臨工商總局和稅務總局的聯合提醒。
7、變更法人需要重新審計查賬
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變了,涉及到稅務登記證也要變更,稅務局要求出具變更法人原因說明,國家是拿干股的,現在公司老板變了,稅務局肯定要問問為什么變?新老板是誰?
作為會計人員,或者是企業主,私人老板,我們都要保持一顆警惕的心,一顆學習進步的心。要懂法、知法、尊法,才能可持續發展。
各位會計朋友,你們認為呢?